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国际首位。“大者愈大”,中國製造業靠什麼构成了這樣的規模優勢?怎么样找到新的優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本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其间,化學质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7.8%,鐵路、船只、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9.7%,電氣機械和器件製造業增長13.9%,表現亮眼。
部分細分行業加速規模擴張和品質进步,支撐了我國製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国际首位。據統計,化學産品、非金屬礦物製品、金屬製品等傳統産業的增加值佔悉数製造業的比重從2010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代表新興産業的通讯設備、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增加值佔比從2010年的6.5%上升至2021年的7.6%,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件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産業表現相對平穩。
“傳統産業競爭力进步和新興産業的加速兴起共同支撐我國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張,始終坚持国际榜首製造大國位置。”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説。
正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對於中國是否還是“国际工廠”的討論熱度很高。多年來,中國製造業生産力水準不斷进步,企業在中國建廠生産本钱低、生産功率高,招引各類資本來投資建廠,构成了中國製造業在産能和産量上的規模優勢。
賽智産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我國成為“国际工廠”經歷了兩次大蛻變,榜首次是依托龐大的市場優勢、勞動力優勢、原资料、土地和动力優勢、变革開放的優惠方针優勢等,招引了全球製造業企業投資建廠,實現了全球製造業産業鏈的中低端製造環節向我國梯度轉移,製造企業首要從事面向我國市場的産品製造和面向全球市場的“三來一補”等産品製造,企業更垂青的是我國工廠的本钱優勢。
第2次是靠産業鏈集群優勢、物流供應鏈優勢、生産技術優勢、産業工人優勢、産業配套環境和方针優勢等,實現了全球製造業産業鏈整體在我國的佈局,企業的産品製造既面向我國市場也面向全球市場,我國工廠具有生産功率高和生産本钱低的雙重優勢。
當前,從區域上看,各地都積極發展製造業。東部地區加速轉型升級,首先培养一批新興産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優勢大省位置繼續鞏固,起到了“挑大梁”的效果;中部地區和部分西部地區敏捷兴起,四川、安徽、江西等在全國製造業中的比重持續上升,成為接續工業增長的“後起之秀”。“從區域上看,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若干經濟增長極正在构成,成為拉動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關兵説。
2022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7.7%。在国际500種首要工業品中,我國有超過四成産品的産量位居国际榜首位。65家製造業企業入圍2022年国际500強企業榜單,培养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7萬多家。依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製造業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609個小類,是全球産業門類最齊全、産業體系最完好的製造業。
業內常説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因此不少人認為規模優勢並沒有多大用處。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部副部長許召元表明,製造業産業的技術進步有一個很重要的“幹中學”效應,许多産品生産規模越大,就越简单在生産中完善技術,进步産品品質,进步生産功率。我國製造業規模持續进步,製造業中心競爭力中生産功率的優勢就有了重要基礎,這包含産業配套優勢、産業規模優勢等,能够顯著下降本钱。
我國製造業的“大”為“強”供给了堅實基礎。趙剛認為,“大”使得我國製造業构成了規模經濟優勢,许多産品訂單只要在我國才干實現大規模、高功率、高品質、低本钱的生産,例如,同樣一個機電或裝備類産品在中國製造,原资料足够、磨具能就近配套、整機可實現量産。
“大”能為製造業技術進步供给更多資金、人才和應用場景,推動我國製造業加速技術研發投入,进步産品研發設計、高端生産裝備、先進工藝設計、先進基礎资料水準,實現製造業高端化、才智化和綠色化轉型。
“大”還能為中國品牌兴起供给更多有力支撐。近年來,中國製造正在成為高品質、高功率、高性價比的代名詞,為中國本乡品牌做大做強並构成全球影響力打好了基礎。
我國製造業規模大、門類齊全,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確保了製造業韌性較強、迴旋空間大、抗風險才能強,這一點此前在應對突發疫情、復工復産中體現得較為杰出。此外,“新領域新賽道特别大程度上是對現有製造業基礎上的延鏈補鏈強鏈進行延伸,或是在現有産業基礎上通過數字賦能等方法衍生的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健全的製造業體系為我國未來産業的選擇和培养供给了更多空間。”關兵説。
專家認為,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首要是指我國製造業的産能和産量大,但在産品研發設計、高端生産裝備、先進工藝設計、先進基礎资料、高端品牌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與美國、德國等比较,我國還不是製造強國。我國製造業從做大到做強,從量變到質變,關鍵的兩個要素是技術進步和企業品牌打造,讓我國製造企業在“浅笑曲線”的兩端具有更強競爭力。
得益於浪潮海岳企業數字化平臺的應用,山東方原集團用工減少40%左右,生産本钱下降30%以上,生産功率进步60%,産品品質一致性明顯进步,成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首家標桿橋隧裝備製造才智工廠。
當前,我國製造業生産功率高的優勢比較杰出,仍然具備産業鏈集群、物流供應鏈、生産技術、高素質産業工人、國內市場、産業配套環境和産業方针等優勢,進一步正向增強了規模經濟優勢,但生産本钱方面的比較優勢逐渐減弱。我國製造的新優勢要靠高端化、才智化和綠色化,进步在生産功率、生産本钱和綠色製造方面的比較優勢,招引全球製造業企業持續擴大投資建廠。
趙剛認為,在高端化方面,要發揮我國在清潔动力、核能、電動車、新式交通、船只、裝備製造、電子家電産品、行動通訊等領域品牌、技術研發和整機製造優勢,招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我國构成産業鏈集群。在才智化方面,應發揮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先發優勢,加速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才智工廠、“燈塔工廠”,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凭借數字技術进步我國製造業企業規模化定制、柔性化生産、網路化協同才能,進一步进步生産功率、供應鏈協同功率,下降生産本钱,构成中國製造業更具競爭力的功率和本钱優勢。
傳統産業在製造業中佔比達80%,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但當前,各地更加剧視新興産業。對此,關兵表明,新興産業整體還處於發展階段,短期內仍難以填補傳統産業的空白,製造業發展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高度關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製造業高端化才智化綠色化發展,培养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鞏固进步傳統優勢産業;另一方面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優勢,培养一批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打造引領未來增長的新引擎,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我國製造業鞏固已有優勢,找到新優勢,首要任務是高品質發展,關鍵路徑是技術進步,进步全要素生産率,築牢我國製造業在全球競爭中的比較優勢。“一是‘守正’,要繼續进步我國産業鏈集群競爭力、供應鏈功率、産業工人技术和品牌影響力,坚持我國製造業生産功率高、生産本钱低的組合優勢。二是‘創新’,要著力打造創新鏈,进步製造業高端化、才智化、綠色化水準,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构成製造業新的競爭優勢。”趙剛説。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意图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书發行事業局办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沟通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悉数著作,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运用的著作,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运用其他方法运用上述著作。
版權一切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令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