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家居用品 个人护理用具
新闻中心

中国积极“复活”经典名方

更新时间: 2024-08-15 来源:新闻中心

  有着346年制中药历史的北京同仁堂,在不停地改进革新中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同仁堂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黄宁和记者说,考虑到该药所含朱砂等药材含重金属,长期服用易引起中毒,同仁堂调整了方子并生产出不含朱砂和雄黄的牛黄清心丸。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调研中发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经典名方进行深度挖掘,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中药新药,正成为慢慢的变多中国科研院所、企业的选择。

  “云南白药”是彝族名医曲焕章以彝族民间用药为基础,吸取马帮行医用药经验,同时借鉴《本草纲目》和《滇南本草》等中医典籍于1902年创制的。

  云南白药集团总经理尹品耀介绍,近年来他们在古方基础上拓展研制了白药膏、气雾剂、创可贴等用途更广泛的新型系列新产品,其中气雾剂年销售额已达18亿元。

  中国还通过各类科研项目支持中药经典名方的挖掘与开发。1999年,“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立项资助,这是中医药界的第一个“973”项目,共分8个课题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百余名科研人员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六味地黄方、复方丹参方、清开灵方、血府逐瘀方等5个经典名方为样本,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理论为指导的研制现代中药的新模式和相关技术。

  “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了药材、中间体的指纹图谱以及用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现代中药的新模式,为名优小复方中药的二次开发创制出新模式,改变了传统中药粗大黑的形象。”张伯礼表示。

  “对经典名方的二次研究过程,也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实现重大突破的契机。”张伯礼说,研究证实,千百年说不清、道不明的中药药效物质含量、作用机理,现在已经成为可以定量、定性的标准组分、组效关系及配伍配比,为中药实现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重大新药创制”是中国10多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近些年对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了连续支持。2013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了“经典名方标准颗粒的研究”,对20个经典名方进行药材基源、炮制方法、制备工艺、品质衡量准则及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2015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了“中药经典名方开发”课题,以8个中药经典名方为载体,研究中药经典名方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配伍合理性等共性核心问题,开发出“基于原方、高于原方”的创新中药品种。

  伴随时代发展,现代人的疾病谱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少野生珍稀中药材原料已经或正在枯竭,经典名方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家日渐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同时,国际医药巨头纷纷从中国经典名方中寻找新药线索,申请知识产权并高价返销,“洋中药”已占据中国中成药市场的一定份额,加剧了中药材种质资源危机和中药材资源研发利用的国际竞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将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及标志清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中药经典名方名单也正在加紧制定中。(参与采写记者:顾玲、岳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