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己也吃了10多天的“双宝”,61岁的唐珍难以体会老伴去世前那种呼吸急促、憋闷的感觉,更不会将他的死与保健品联系起来;80岁的张武如今也在咀嚼保健品的苦涩滋味,他一年内陆续买了10多万元的保健品,不但身体没发生如宣传所称的变化,退货退钱的要求也遭遇了180度的态度反转。
子女则看起来比老人还要痛苦。刘峰与父母、保健品之间的战争已有十年之久,他眼睁睁看着父母将数十万元用于购买保健品,当他试着劝阻时,却成了父母眼中的“不肖子”,即便把老人的工资卡收走,老人仍会吃红薯省下钱去买回满屋的保健品。
保健品骗局屡被曝光的背后,是两代人对孤独和健康观念的分歧,偌大的裂痕向趋利者敞开
家住天桥区泺口一带的唐珍带着“双宝”去药店咨询时,没想到自己的心率也已经到了每分钟90多次,“感觉心脏跳得太快了,从来没那么快过,心慌。”药店工作人员看到包装瓶上的“淫羊藿提取物”,告诉唐珍,这种保健品更适合男性服用,提醒她别再吃了。一份关于淫羊藿的药理实验则显示,“在l小时内能显著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医生介绍,对于心脏功能差的患者,“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全家人都没想到,这款宣称保健功能为增加骨密度的产品,会让人心脏不适,而唐珍的老伴生前的确曾有过心梗。“开始服用几天后,我发现他心慌,喘气呼哧呼哧的。”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约三四天后,唐珍的老伴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并抢救。但4月30日晚上,老人终因心衰去世。
唐珍的女儿在4月15日给父亲买回了这款具有“调节血脂、耐缺氧”作用的“双宝”,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唐珍的老伴痴迷于每天下午4点播出的“双宝”电视讲座,“电视上说可以治很多病,他看了想买。反复念叨。”在唐珍的印象中,再往前追溯两三年,她的老伴已经买过好几种保健品了,基本都没作用。“他一直认为我不舍得花钱给他买保健品,中间甚至偷偷找同学借钱买过。”老两口结婚30年从没红过脸,但唯独在保健品这件事上常常赌气,唐珍和女儿只得就范。
今年5月,唐珍也开始按照说明书服用老伴留下的“双宝”,吃了10多天,她也感到了心跳加快和心慌。直至6月,唐珍突然想到,老伴去世前心跳加速、心慌,是否与服用“双宝”保健品有关?最近,她背着女儿,偷偷与有关部门联系,试图弄清其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关联。但截至目前,她还没有正真获得明确答复。
7月13日,济南时报记者暗访一家“双宝”专营店时,其工作人员则表示,“双宝”产品没有副作用,但医院的药不能停。该工作人员还称,“双宝”产品的电视讲座已经不播了。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3年时央视《新闻直播间》就曾揭露过“双宝”通过电视讲座诱导消费者,所谓的专家长期在讲座中宣称“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我的老爹老妈”,“患者”的疗效好评也在节目最后不断反馈。
唐珍在老伴住院时的焦灼,刘峰在一年半前也曾体会过,那也是他的母亲因为服用保健品发病入院之时。“我妈听了销售人员的话,服用保健品停了心脏病药,临近年根儿发病,打了120送到医院。”但这次意外并没让他的父母转变对保健品的态度,“比起医院开的药,他们更相信保健品”。
后来,刘峰把老人的工资卡收了起来。失去了财权,老人出门听完保健品的讲座,仍会不时要求刘峰拿出一两万元给他们用于购买。“有时候我回家一看,锅里全是芋头红薯,父母没钱买肉蛋鱼,给他们的生活费,都被偷攒下来拿去买保健品了。”
刘峰已记不起80多岁的父母最初是怎么迷上保健品的,只记得家住历下区历山路的他们10多年前就开始去会场听保健品讲座,老两口每月退休金加起来有14000元,多年来的数十万积蓄全花光了,只存下了一屋子保健品。刘峰曾试图跟父母一起去听讲座,他想知道老人到底是怎么被“洗脑”的,但每次都吃了闭门羹,被告知“(保健品)只给老年人服务,不给年轻人服务,带子女来,老人就不能进,就不能享受我们的服务了”。为阻止老人买保健品,刘峰也曾骑自行车偷偷跟踪,摸清了棋盘小区、历山路和山大南路几处听课场所并打电话举报,每次举报后“课堂”会关门一段时间,但很快又会继续营业。他的举报行为也招致父母不满,“他们质问我是否举报了,为什么好端端的讲座不能去听了”。
最让刘峰愤怒的是,保健品销售人员时常给老人灌输:“子女都不孝顺你们,只有我们孝顺你们,你们的健康就靠我们服务。”接受了这些说法的老人,回家就与刘峰吵架,“我爸妈会说,你们就是不孝,就是认钱,就是不让我健康。”刘峰和父母就住楼上楼下,他并不认为父母是因为孤独被保健品“洗脑”,但他又不得不承认,白天父母都在和那些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的年轻人在一起,“他们擅长拉拢感情,我父母很享受他们的热情态度”。
驱动刘峰父母买保健品的还有他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采访中,多数老人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老人怕死,总觉得健康很重要。经常说我们的命就是靠某款保健品撑下来的。”刘峰无奈摇头,父母对一种保健品的热度坚持不了太久,很快就有另一种出现在他们家的茶几上,成为最新信奉的“神药”。
同样住在历下区的张武这个夏天过得也不安宁,他要设法将还没拿回家的保健品退款,或许能以此消去子女的怒火。最近一年,80多岁的他陆续听了七八次讲座,前后花了10多万元购买至少五六种保健品,其中既有他这几年的积蓄,也有子女给他的钱。
“被唬了,一开始说什么病都治,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骗人的。”现在,张武回忆起当时买保健品的过程,越发觉得上了当。“上百人听一个讲座,讲完一个个地看,说你脸色不对、手不对,再不看就危险了,不能说话、要瘫痪了。把药一开,就让签字,也不说价钱,一下就给开了好几万”。
张武想象不到这些保健品的暴利,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而“包治百病”的夸大宣传、不吃保健品就早死的心理恐吓甚至挑拨离间老人与子女关系等伎俩正是保健品推销所惯用。在连日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以赠送鸡蛋、挂面等小礼品或免费的体检、义诊等方式吸引老人上钩、接着施用上述招数套牢老人的情况,在老年人居住密集的老旧小区周边保健品门店多见。
调理肠胃的,保肝的,“包治百病”的张武花去10多万把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搬回了家,但吃了之后却并不管用。
今年3月,子女发现了他的保健品,“有好大的意见”。从当时提出退货到现在,张武多次找到经销商,但只退回了1万元,剩余那些,有的告知他说得慢慢退,有的干脆不能退。他不知道该如何找这个曾经宣称“替天下儿女尽孝”的保健品品牌维权。
采访中,无论老人还是子女,想要退货维权无一不困难重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调查商品是否在注册地销售、是否属于虚假宣传等具体信息,等待消协介入也需要一些时间,有些人想退货时则发现商家已人去楼空。据了解,目前职能部门对保健品的监管主要看是不是真的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但很多情况下商家有正规的手续,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也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往往是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这给搜集证据造成了困难,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而这又遭遇老人的极不配合甚至“反水”。
曾有心理专家这样认为,预防老年人陷入保健品骗局的最好方式即是解决他们的“心理孤独”。但自从知道张武花巨款买保健品之后,子女去看他的次数也变少了。“他们生气了”,张武喃喃道。刘峰时下则给父母重新买了一套封闭式小区的房子,他期望借此隔断他们与保健品的接触。(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