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尔生物”,证券代码:831187)发布了《关于公司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说明公告》。
公告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五条(四)规定,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者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因预计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不足以满足上述规定,公司拟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公司于2021年12月2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公司决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
早在2020年6月29日,创尔生物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的通知》(上证科审(受理)[2020]178 号)。但2021年9月30日,发行上市审核状态为中止(财报更新)。
创尔生物宣称是我国胶原贴敷料产品的开创者,旗下拥有创福康、创尔美两大品牌。其中,创福康系列新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创面的辅助治疗,促进创面止血和修复,并可用于痤疮、皮炎、湿疹、皮肤过敏疾病的辅助治疗,产品有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等;创尔美系列新产品大多数都用在皮肤屏障护理、提升肌肤愈活能力,产品有胶原多效修护面膜、胶原多效修护原液等。
与创尔生物类似遭遇的还有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敷尔佳”)。
2021年12月31日,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敷尔佳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敷尔佳是一家从事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敷尔佳在售产品覆盖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主打敷料和贴、膜类产品,并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其他形态产品。敷尔佳通过多渠道布局的销售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思路,逐步形成了覆盖医疗机构、美容机构、连锁零售药店、化妆品专营店及大型商超等多元化终端销售矩阵。
近年来,借“医美”风口,创尔生物和敷尔佳等主打医用敷料在医美行业脱颖而出,旗下常用于术后修复的“械字号”医美面膜迅速走红。因率先冲刺IPO的创尔生物撤回上市申请,敷尔佳一度被寄予“医美面膜第一股”的厚望。
但随着国家药监局对“医美面膜”和“械字号面膜”监管加强,多数企业受一定的影响,业绩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0年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称,发布的《化妆品科普之“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一文指出: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合使用的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此外,不同于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医用敷料应在其“适合使用的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
2021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于发布了新修订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下称《新一类目录》)限定了物理降温产品范围,在品名举例方面删除了“医用冷敷贴”、“医用冷敷头带”、“医用冷敷眼罩”、“冷敷凝胶”。
《新一类目录》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此类产品备案,净化市场环境,杜绝部分企业套用医用冷敷贴备案成化妆品面膜或是中药类膏药的行为。但对于医美企业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方案》提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器械等行为。依法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信息和医疗广告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医疗美容类广告、信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以查办案件为抓手,查处并曝光一批违法机构,惩戒和震慑一批不法分子。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方案》提出,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未经依法审查取得批准,严禁发布医疗广告,或以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专题(栏)、健康科普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虚假信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483件,2018年全年的投诉统计数据达到了5427件,三年内医美相关投诉量上升超过10倍。而在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就已达到3535件。
据艾瑞咨询《2020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总数的12%,平均每年“黑医美”机构致残致死人数近十万。
2021年8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在交易所新挂牌的消费金融实物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底层资产中禁止“医美分期贷款”入池。
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疗美容广告,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乱象;同年11月,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近日下发通知,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美产品等犯罪活动;12月,国家药监局通报查处可用于医疗美容医疗器械7起违法典型案例……
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医美市场重回高增长通道,增速超过20%,超八成大众人群对医美接受度较高,完全不能接受医美的受访者为0。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
被称为“女人的茅台”的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美客”,证券代码:300896)上市10个月即暴涨近8倍,背后的逻辑支撑是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中国在2017年慢慢的变成了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医疗美容市场之一。
但是医美概念股普遍市盈率偏高,已经透支了公司未来的成长。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等医美概念股在2021年下半年股价持续下滑甚至腰斩。加上监管部门对医美行业的态度,也使正在野蛮生长的医美行业迎来了全方位的“整顿”。
日前,港交所披露易显示,爱美客赴港上市材料已经失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爱美客首次冲刺港交所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递交招股书的私立医疗美容机构伊美尔在港上市的材料也在2月7日更新为“失效”。
而另一个有医美概念的上市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证券代码:300957)也折戟港交所。
2021年6月,贝泰妮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8月,贝泰妮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
贝泰妮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郭振宇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赴港上市是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
不过,2021年10月26日晚,贝泰妮却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对此,贝泰妮董秘表示,受国内经济稳步的增长情况、A股及港股市场波动以及市场情绪等影响,港股上市发行价或难以达到预期。
2022年1月5日,小红书公布第二批违规营销治理名单,本次共封禁39个品牌,包括臻妍颂、爱思特、伊莱美、美贝尔、伊美尔等15家医美机构和伊肤泉、时代天使、海魅等3个医美用品品牌。
2022年2月17日起,小红书将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的共计216家私立机构的认证。一方面,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另一方面,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全方位检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就在前天(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新修订的条例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比一审稿,最终通过的条例新增一条规定,“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